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资讯详细页面
红旗渠就是纪念碑!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是怎样修建而成的
浏览次数:621945  发布日期:2023-10-31 8:49:59

image.png

红旗渠就是纪念碑!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是怎样修建而成的

图片

有这样一条人工渠,它被誉为世界八大人工奇迹之一,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奇迹的能力,其蕴含的精神更是历久弥新。这,就是红旗渠。立壁千仞,手劈太行,30万林县人民用钢钎,铁锤,苦战10个春秋,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。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让林县人民在困难中创造人间奇迹?珍贵的红旗渠档案背后,又记载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?

图片

由国家档案局指导,河南省档案馆、安阳市档案馆、林州市档案馆等多家单位策划、北京卫视《档案》栏目承制的国家重点档案专题保护开发项目《红旗渠档案系列开发》,今晚21:07为您倾情讲述《档案里的中国——红旗渠就是纪念碑》。

图片

从英雄渠到红旗渠

在林州,没有人不知道他!

从明初到1949年的500多年间,林州发生严重旱灾30多次,形成人相食的惨境就有5次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,林州当地几乎遍地都有记录此种人间惨状的“荒旱碑”。

其实,在红旗渠工程动工之前,林县人民就已经开始大兴水利,修建了林县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——英雄渠。

图片


而无论是英雄渠还是红旗渠,说起林州的水利建设,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关键人物——杨贵。在林州,提起他的名字,就没有不知道的。1954年5月,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。“十年九旱,水贵如油”。缺水,是林县最大的困难。杨贵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里的缺水问题?他的到来让这座小县城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?

图片

“引漳入林”好比“愚公移山”
一条“人工天河”怎样修建而成?

在红旗渠总干渠沿线,竖立着15座纪念碑。当年林县一共有15个公社,每个公社完成路段修建的任务后,都会在竣工的地点树立起这样的一座石碑来。这些碑文中有一个相同的词汇——引漳入林。

图片

1959年,全国遭遇建国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,林县境内河水断流,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损失。为了能够找到新的水源,杨贵和县委的党员干部组成了三个找水小组,一路步行,翻山越岭。沿着浊漳河一路攀山而上的杨贵有了喜出望外的发现。

图片

浊漳河常年流量为每秒25立方米左右,年径流量达到7.3亿立方米。如果能从平顺县引来浊漳河水,就能让林县广袤的土地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源。引漳入林的计划是否可行?为什么杨贵的想法一开始被泼了冷水呢?如此艰难的工程该怎样开展呢?

图片

盘阳村这次重要会议

堪称红旗渠工程的“遵义会议”

1960年3月6日至7日,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在盘阳村召开。这次会议堪称红旗渠工程的“遵义会议”。针对当前引漳入林工程上的诸多问题,杨贵做了份长达十页的系统报告,调整了施工的战略方向。红旗渠总干渠实行分段施工,修一段渠,通一段水,以通水促修渠,鼓舞群众。

图片


在这份报告的最后,杨贵建议把引漳入林这道渠,叫做“红旗渠”。这是因为,“红旗象征着革命,象征着胜利。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,就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;

图片


在红旗渠工程中,“阎王鼻子”“老虎嘴”“小鬼脸”“通天沟”这些地名都是最为险要的几处工段。而在总干渠的一期工程中,有一处地段名为“鸻鹉崖”,“鸻鹉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
图片


今晚21:07,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、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《档案》为您揭秘,敬请关注!




 《中国自驾游》官方微信号:zgzjy123    
 《中国自驾游》官网:www.chinazjy.com  
《中国自驾游》咨询电话:010-80706518

您是第621945位访问用户
APP  | 手机版  |  电脑版  |  关于我们
中国自驾车旅游联盟网手机版-m.chinazjy.com